筆者最近參加了一個資訊科技保安的講座,當中的講者講述了近年網上的保安問題,例如黑客攻擊的對象不再只是網頁伺服器,亦包括域名系統(Domain Name System,DNS)伺服器。
在互聯網上的每一部電腦都有一個IP地址,互相以IP地址來接觸和互換數據。但是因為IP地址是一堆沒有意思的數字,用戶不容易記得起,因此便給每一部電腦一個易記的域名;域名系統的作用,是供其他電腦向它詢問域名對應的IP地址,跟著該電腦便可以以IP地址連接目標電腦,最明顯的作用是互聯網戶用在瀏覽器輸入一個網址,瀏覽器便會先向DNS詢問IP地址,之後便可以向網站的伺服器提取網頁來顯示。由此可見,如果瀏覽器不能詢問DNS來取得IP地址,瀏覽器便不可能接觸到網頁伺服器來提取網頁,亦等同網站被攻下了。
這樣的攻擊模式給筆者的啟示是,一個人或一個組織要得到別人認識或接觸得到,便先要令其他人有一個很方便的方法找到自己。例如從前某些機構宣傳自己的網址時,便會在電視上顯示一個長長的網址,很難想像有多少人會真正抄下來輸入到瀏覽器來看,及後便有機構宣傳可以在搜尋網頁或臉書輸入某些關鍵字來找尋得到機構的網址,最後更有網頁提供以短網址來代替實際網址,又或以二維條碼(如QR Code)內嵌一個網址,讓用戶以手提電話掃描條碼,便可以瀏覽該網頁。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不論網頁上內容的價值有多高,如果沒有告訴用戶,也是徒然。所以如果我們有什麼過人之處,我們的工作有多好,也必須要盡量找方法告訴其他人,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廠商投資大量的人力物力來宣傳自己的產口或服務。
在現今的世界裡,筆者覺得不會再有類似為求諸葛亮出山而「三顧草蘆」的故事,要得到別人的欣賞或重用,要主動出擊,告訴其他人,亦讓其他人很容易找到自己了。
前些時間認識一位做網上推廣業務的朋友,他正協助其老闆推廣一個社交平台,這老闆的遠景很遠大,要將這平台成為本地最具影響力的網上社交平台,而且資金不成問題。好奇多問對方兩句,發現他的老闆也有自己的其他生意,而且做得不錯,為什麼要燒銀紙去經營這盤超難度生意?這個朋友說他老闆本身已經很有錢,不過太太外家比他更有錢,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所以去經營這盤極具挑戰性的生意。
這令我想起十多年前在商會認識一位商二代的年輕人,當時他非常主動及用心去籌劃一個有關小朋友訓練的工作計劃,每個細節都精益求精,我們都以為他年輕有為,又關心社會幫助有需要的人,到計劃最後階段才發現他所做的一切,都是證明給他的家人看到他是個有能力的人。當然要證明自己有能力無可厚非,但是在策略重點上會有利益衝突,因為你的心態是從自己出發多於真心去幫忙你要服務的對象,最後就是利用了大家的善心去完成你個人的目標!
當然這都不自覺的,我也經歷過這樣的心態,要將自利和利他取得平衡是一種藝術,自利未必是金錢上得益,要證明自己有能力其實也是自利的一種行為。
能力可以代表你的價值,不過人的價值不單只是能力那麼簡單,還有你的價值觀、人生遠景、人際關係,使命感及是否願意承擔責任等。
過了大半人生,自己是否有價值其實不重要,也不需要別人明白你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你能否令身邊的人與事都可以變得有價值?
經常會聽到放棄比堅持更困難,或者要堅持到最後一刻才有機成功,放棄與堅持,都是一生的博弈遊戲,兩種選擇都有機會後悔,也有機會無憾!
不過一生之中,放棄的事情總比堅持的多,或者是值得堅持的事情是少數,但這些事情可能會影響一生。人生要堅持的事情到底有什麼?對一個人的愛、對家人的關心、對成功的追求、對價值觀的捍衛、對未來的夢想等。當然人生每個階段堅持的事情會不同,有些事情不做不一定是放棄,更可能是靜待下一個時機。
我年輕的夢想是擁有一個農莊,有一個夢幻房,每星期做一次私房菜,將自己的喜好成為專業再去營生。所以就在三十歲未夠時開了一間餐廳,可是在一年後因經營不善而失敗,之後放棄了在飲食業繼續做下去,轉型做sales。這一次的放棄原因是無能力堅持下去,回想如果有能力的話又是否會堅持下去而最終獲得成功,我的答案是就算堅持一樣會失敗下去。
因為我當時沒有找到突破的方法,很多方法嘗試過也不能挽回生意不穩定的狀態,挨下去是沒有意思的。今天我也面對同樣情況,當然不會輕言放棄,但在堅持的路一定要尋找突破口,不斷嘗試用不同的方法、策略及人才去突破困局或尋求新機遇。
而我心目中的農莊還沒有放棄,只是靜待下個時機。
筆者在資訊科技界工作多年,見證很多新科技的出現,新科技公司成為業界龍頭。回顧這些新龍頭科技公司,成功的原因未必是它個有什麼突破性的發明,而是它們為地球村裡的大部分人解決了一個問題,明顯的例子如WhatsApp取代了收費的短訊(SMS)和Facebook方便用家管理他們和朋友之間的溝通,檢視這些新事物,並不涉及什麼新科技,相信大部分計算機科學的本科生都可以自行開發類似的軟件。
曾目睹很多新成立的科技公司,它們的研發人員發明了一項新科技,跟著便夢想這偉大的科技可以為公司帶來多少利潤,到實際到用家手中時,用家並不覺得他們需要這科技,又或用家的角度並不覺得這新科技物有所值,不願付出金錢來應用它,這時,這些公司才發現它們的願景原來只是一廂情願,閉門造車,到最後研發資金用盡,才回到現實結束了公司。
這些新科技和新科技公司給筆者在資訊科技界的啟示是,不要假設別人跟自己的想法和角度一樣,例如科技研發者期望用家認同並使用自己的發明,從而令科技研發者得到金錢上的回報,現實是用家並不理會科技是新是舊,最重要的是能解決用家的某一個問題,如果該問題原本已有解決方法,要用家改用新解決方法或新科技,它必定是要更快、更好、更方便、更低成本來解決同一個問題。時間、價錢、效果等等,是所有用家共同思考問題的準則。
以上的道理應用在現今世代我們的人生和世事當中,便是世界上每一個人都來自不同的文化或背景,又或帶著不同的想法,從而作出不同的決定,但是大部分理智的人,他們的思想當中都會堅持著一些相同的價值、期望和準則,例如愛、和平、公義等等。期望改變別人的想法或行為,威迫利誘的效果只是短暫,但是真正要改變人心,便只可以把對某事情的意見,根據這些普世的價值或角度告訴其他人,到其他人靜下來細心思考時,最終自會接納和跟從意見。這個做法也許需要較長時間才能見效,但是因為意見都是根據一些共同的核心普世價值而來,最終還是會有果效,影響亦最深遠。
有些問題的解答,涉及大量的數學運算,大學或政府的研究員須要運用「超級電腦」來縮短獲得結果的時間,這些超級電腦價錢昂貴,需要大量空間來安裝,所以只得大學或政府的研究中心才能負擔得起。如果民間組織亦有需要處理數量龎大的數據,但負擔不起做價極高的超級電腦,便可以考慮使用另類超級電腦了。
這些另類超級電腦,說穿了其實是連接到互聯網上眾多的個人電腦,透過互聯網向中央電腦取得所要運算的數據,運算完成後便把結果經互聯網送回中央電腦,之後再提取下一部分數據來運算。互聯網用戶之所以願意把他們的電腦加入這些另類超級電腦的原因,是所解決的問題都是涉及慈善或公益問題,例如用以研究癌症的運算,而為了不想阻礙電腦用戶日常的運作,用戶安裝有關軟件後,當電腦閒置而啟動熒幕保護器軟件時,才會開始工作。到電腦用戶再次使用電腦時,熒幕保護器便會停止,不會再使用任何電腦資源,令電腦可以全力為電腦用戶服務。因此,參與另類超級電腦的用戶,其實是捐出電費和互聯網傳輸數據的成本。
這樣的另類電腦,令筆者想起一個另類的營商模式,尤其是在資訊科技界的,便是幾個受聘於不同公司而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工餘後走在一起經營一間公司,平日辦公時間便各自在自己的工作崗位賣力,到有商業機會時,便會一同去接洽生意,如果洽談成功,獲得承接一個項目,便會在工餘的時間來合作,在項目完成時便可以爪分回報,否則便如常的工作和生活。這樣合作模式的好處,是各自有自己的工作,從中得到基本的經濟支持,亦可以善用工餘的時間,發展自己的事業,可說是「進可攻,退可守」。
電腦啟動後但閒置著,除非是作為伺服器之用,否則是浪費電力的,倒不如善用閒置的時間來貢獻社會,同樣,我們的時間有限,如果發現工餘的時間白白的浪費掉,便應想想如何善用時間,例如進修或為將來作準備,又或正如筆者所講,多和友人溝通,找尋合作的機會,有一天,或許這些工餘的業務會變成自己創業的踏腳石。